
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,现在许多小学一、二年级的数学题,甚至能把博士、教授一类的人物给彻底搞“懵”了。
这不,前几天,就在论坛上看到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,博士、教授们都纷纷“出动”,最终,讨论的结果是:不会做!
什么样的数学题呢,就连博士、教授都喊难?
这类题目,是二年级小学生,在学习了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以后,所出现的题目。
人教版二年级上册,除了重点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、表内乘法,还要学到观察物体。
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,就是让小学生学会,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,所看到的图形,是不一样的!我们来看教材中,是如何教授这部分知识的。
看下图:
当一个熊猫玩具摆在桌子上时,位于正前方的小明,位于正后方的小芳,位于左边的小亮,位于右边的小红,所看到的熊猫图形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我们看图中给出的四种熊猫图形,就是四位小朋友用眼睛看到的,不同的图形。
正确的答案,就是:小明看到了第一个,小亮看到了第二个,小红看到了第三个,小芳看到了第四个。
再来看上图的“做一做”,其实也是一样的,就是考察二年级小学生,会不会找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画面。
那么,这类题目,在生活当中,有没有具体的应用呢?应该说,多少还是有一点的。
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给出的那道题目上,为何博士、教授们都喊难,说那道题目难做呢?
这是因为:
博士、教授们,是十分严谨的,他们认为,在图中,站在板凳上俯瞰的小朋友,按照图片中的高度和角度,严格地说,她是不可能看到两个横向并列的正方形的。
其实,也就是说,目前的一些数学练习册、习题卷,出题根本不严谨,画面粗糙不说,也不够科学,还容易让观察者得到一些歧义。
确实,人为过高地拔高小学一、二年级数学题的难度,是不应该的。尤其是那些出题者,更应该规范自己的出题行为,不要去“粗制滥造”一些引人眼球的数学题,为难家长和小朋友们。
对此,您如何看呢?
【资料和目录一样】|立即下载|20
【本店诚信代找,,确实没有资料,随时退款!】
【资料是收集来的,难免出现有水印的情况。】
【管理员还有其他工作,也有家庭,回复会慢点,如果急用资料,可以选择别家的,别骂人哟,手下留德。】
“本文地址:https://bengbong.com/z0ox698886.html”
小学二年级数学题,博士、教授全“出动”:不会做网盘下载